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好奇號」(Curiosity) 火星漫遊車預計將在台灣時間 6 日下午 1 時 31 分降落火星

美國航太總署NASA網站主頁即時播放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價值 25 億美元的最精密外星機動科學實驗室─「好奇號」(Curiosity) 火星漫遊車,4 日已飛行到距離火星不到 280 萬哩,開始受到火星引力而加速,預計將在美東時間 6 日凌晨 1 時 31 分 (台灣時間 6 日下午 1 時 31 分) 降落火星。 以深入探明這顆最接近地球的紅色行星是否適合生命繁衍,並為未來人類登陸預做準備。
由於「好奇號」大小與重量分別是前世代火星探測車的兩倍和五倍,NASA 此次史無前例地捨棄過去以防撞氣囊包覆漫遊車的著陸模式,改採新式的高精確度多階段登陸系統。從穿越火星大氣層到降落地表的過程充滿高度風險,被 NASA 形容為「恐怖的七分鐘」,而地球上的任務控管中心更要提心吊膽地等候十四分鐘,才能收到「好奇號」確認安全著陸的無線電信號。


MSL 任務耗資約台幣七百四十九億元,是 NASA 後太空梭時代尋求新定位、承先啟後的關鍵計畫。一噸重、房車大小的「好奇號」漫遊車脫離巡航階段,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先以降落傘減速,到了接近地表的最終階段,以反向火箭推進器協助減速並由「太空起重機」以纜繩懸吊緩降,進入火星赤道附近巨大的蓋爾隕石坑,在蓋爾坑中心高約五千五百公尺的夏普峰(Mount Sharp)前緣落地。
     「好奇號」將以九十八周的時間(火星上為一年)漫遊這個山峰,調查形成於不同時期的各岩層,是否留存微生物在火星繁衍的蛛絲馬跡。夏普峰基底岩層含有黏土和硫酸鹽,這些都是火星地表曾有水流動的證據。科學家認為,夏普峰山腳下的黏土沈積層可能意味火星表面在卅億到四十億年前曾有豐沛的水資源,而這是當前寒冷且乾燥的火星上一個溫暖又潮溼的時期。但目前仍無法推測此時期延續了多久。釐清這個疑問將是解答火星上是否曾有生命體存在的重要關鍵。
堪薩斯州 12 歲華裔女孩馬天琪。
記者郭明香/攝影
美國太空總署(NASA)2009 年在網路上舉辦火星探測車命名徵文比賽,由兒童命名。最後由堪薩斯州 12 歲華裔女孩馬天琪命名的「好奇」,從 9000 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馬天琪 2009 年 6 月 8 日首次受邀到 NASA 位於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在火星車上寫下「Curiosity」(好奇)並簽名「Clara Ma、馬天琪」,火星上也將因而首次出現中文姓名。
火星車「好奇號」。
圖/擷取自 NASA
馬天琪在參賽短文中寫道,「好奇心如永不熄滅的火焰般炙熱,存在每個人的內心。它讓我每天起床,猜想今天會有什麼令我驚奇的事發生。」現年 15 歲的馬天琪與家人 3 日再度受邀前往 JPL,觀看好奇號登陸火星,並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連線採訪。NPR 主持人馬丁問馬天琪命名的靈感,她說:「我記不得 3 年前的事,只知道這是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字。」NASA 總部火星探測項目負責人戴爾指出,許多參賽短文都很優秀,他們綜合短文內容、火星實驗室負責人的推薦和公眾投票三方面考量,最後選擇「好奇」,因為它反映了人類的一些基本共同特性和科學的本質。
馬天琪從雜誌上看到 NASA 的徵選廣告後,主動報名參加,雙親接到 NASA 通知後才知道女兒得獎。馬天琪的父母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控制系,1990 年代中期來到美國,在製造導航儀的 Garmin 公司任工程師。








在 NASA「火星測試場」內,三代的「火星探測車」被擺在一起。左前方是 1997 年登陸火星的第一代探測車「逗留者號」的複製車,左方是 2004 年登陸火星「機會號」的實驗用探測車,右方是「火星科學實驗室」計畫的實驗探測車,大小與 6 日將登陸火星「好奇號」探測車相仿。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於 101 年 8 月 6 日 (星期一) 舉辦「登陸火星現場直播」活動,當日除宇宙劇場第一至五場(9:00、10:00、11:00、12:00、13:00)節目暫停播放外,其餘各項設施均正常開放參觀,開館時間為上午 9 時至下午 5 時止,歡迎民眾來館參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